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

海洋音樂祭■「五四大對抗」海洋音樂祭的前哨戰

張四十三看名字就知道也是個搞怪份子,父親取個好端端的本名張議平不用,以母親四十三歲時生下他的緣故,而綽號「張四十三」。他有時候會說自己是音樂人,也的確是《ㄞ國歌曲》、《ㄈㄨˇㄇㄨㄛ》、《恆春兮/工商服務》擔任製作,也出過兩張個人專輯《我的內分泌有點失調》和《庄腳店仔》;有時說自己是賣唱片的商人,也曾聽他說自己是創意人;最近最常聽他掛在嘴邊的是文化創意產業。好像他前面說過的三種身分加起來,就等於文化創意產業似的!

一個搞另類的、搖滾的、原住民的、非主流音樂唱片公司;一個是愛幻想辦活動的縣府新聞室主任工作職務天差地別,但共同點很明確,他們都愛走人家不曾走過的路,不照窠臼、陳規、不按牌理出牌,經常天馬行空亂想,愛向不可能的任務挑戰。69年「Woodstock」後,年輕人認為「不要相信年過三十歲的人」,張四十三和廖志堅的年紀早超過三十,是「Woodstock世代」誕生的小孩,三十歲以後,他們企圖在台灣重現「Woodstock」盛況!
1999年張四十三的「角頭音樂」出版了「四分衛」首張專輯《四分衛/起來》,那時樂團是伍佰的時代,「五月天」剛冒出頭來。「五月天」雖然是滾石的藝人,但和「角頭」有知遇之恩,在「角頭」的《ㄞ國歌曲》合輯中,寫「軋車」及製作了《擁抱》專輯。

「角頭」小本經營的獨立唱片公司,沒大錢像一般大唱片公司如「滾石」、或國際唱片公司如華納那樣,花大錢砸廣告、買MTV時段、辦各種演唱會、簽唱會等等,造勢對一支搖滾樂團,不管是平面廣播或電視宣傳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要有演出,要有舞台!否則搖滾所寓意的真實、坦誠只存留在CD裡,會是一大悲哀。張四十三絞盡腦汁要為「四分衛」辦場演唱會,又怕主流市場中知名度不太夠,便寫了企劃案找「五月天」一道合作,訂名為「五四大對抗」。

「滾石」和「五月天」都同意了,但場地呢?要大要好又要租金少,真是難找啊!最後看上了板橋火車站前的「追風廣場」,找當時縣府新聞室主任廖志堅說,結果兩人氣味相投、一拍即合。阿堅在政策上,總是以民眾需求的角度出發,而不是把任何公共場域當作是官僚機關的延伸,又是搖滾迷。「五四大對抗」就這麼成了!但並不是在54舉行,而是1999918


說「五四大對抗」是海洋音樂祭的前哨戰,一點也不過分。兩個樂團、五千多名樂迷與觀眾沉浸在搖滾樂的熱勁、節奏中,吶喊、尖叫、瘋狂、大笑大樂,有迷你搖滾音樂節的雛型,兩支樂團對軋、較勁的演出,在正式的演唱會中絕無僅有。我認為,當時「五四大對抗」已為海洋音樂祭後來的「競賽類」埋下了伏筆!

那時候阿堅就想,台北縣「一鄉鎮市一特色」,能不能有哪個鄉鎮市的特色活動是跟搖滾樂有關的?讓年輕樂迷都可以一道來參加,變成有特色的音樂節,當場找張四十三商量這件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