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

海洋音樂祭回想錄■給獨立樂團一個舞台

「角頭」1997年做了《ㄞ國歌曲》,包括「董事長」、「四分衛」、「五月天」、「原音社」、「夾子電動大樂隊」的作品在內,這些團如今都是台灣搖滾中生代的菁英。也因為這張樂團合輯,張四十三才和台灣地下樂團有了聯繫和認識,同時較深切了解到樂團和做一般唱片不同的是表演,也是樂團維繫並賴以生存的唯一管道,需要更多的表演機會,更大的舞台!

1999918下午在台北板橋新火車站後追風廣場舉行的「四分衛」、「五月天」之【五四大對抗】大獲好評

中外著名的搖滾樂團賣歌、賣專輯CD固然是收入來源之一,但巡迴演出、單一演唱會或參加大型Festival,才能使樂團的創作及存在具有意義,不站在舞台接受群眾互動、共鳴的考驗,無法成為搖滾樂團。樂團在崛起的過程,大都經過車庫、地下室或廢棄屋等環境練團的階段,然後到校園、PUB Live House演唱,上專門的音樂雜誌,有了經紀人,接著有專屬的演唱會,和Indies公司(獨立唱片)簽約、出片,做大牌團的暖身樂團,漸漸累積出知名度和歌迷,換了國際大公司,出片前還有歐美甚其全球巡迴演唱會。「Police」、「Led Zeppelin」、「R.E.M」、「Oasi」等等,無不如此。

張四十三依循以前張培仁經營魔岩常用的手法,「在賣唱片前先把熱度炒熱起來,我的步調也是如此。你要賣樂團更是這樣,因為樂團就是要表演才有發揮,try it!互相了解、學習、互動才有生機。」
沒有舞台,搖滾就沒有生命。有些大眾文化觀察家認為,搖滾需要的,不是去討論內涵和音樂性,而是製造成一個事件(event),才能對社會造成影響或撼動,帶出一股新潮流,「Woodstock」、「The Beatles」的世界旋風,都可以此觀之。

不全然同意這樣的觀點,但我同意不塑造出一種音樂的大眾運動,台灣樂團的時代很難真正到來。當然有人不免疑惑地問:有了台灣尾的「春天吶喊」,樂團時代也沒破繭而出!台灣頭再搞一個有效嗎?

1998年角頭音樂舉辦「華山論BAND」1999五四大對抗」,都略略見到了海洋祭的雛型。但大型音樂節可也是個生意,同時是個冒險

The answermy friendis blowing in the wind /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
巴伯迪倫(Bob Dylan)的「隨風飄逝」(Blowing in the Wind),也許可以給你一個答案,但這先不管吧!讓我們先跟阿堅和張四十三到夢想開始的地方-貢寮!再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