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

從餘生到原鄉 -台灣原住民族的音樂鄉愁記(4)熱情、幽默、懷鄉的「林班歌時代」

原住民族音樂創作潮一直十分澎湃,本來就存在血液裡,在祭典、漁獵、農耕,在日常生活的每個情感起伏中,不管是不是歌手、是不是職業的樂手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要快樂!經濟條件不如漢人,但善於苦中作樂!

195070年代「林班歌」漸在原住民社會傳開,起源於1951年實施「獎勵山地育苗及造林實施辦法」,需要大量人力,當然以熟悉山林環境的原住民最適合。林務局便僱部落青年上山整理林地,晚上在山林小屋一邊烤火喝酒,吉他彈下去,聽過的古調、民謠也好,國台語流行歌也好,或者唱出心裡對家鄉、女朋友的思念,抒發鬱悶的心情,像「心上人」、「可憐落魄人」等等都是林班名歌。

有的部落裡常唱的,像1943年陳實協助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音樂採集的,比如「嘉蘭情歌」,後來陳實之子陳明仁與泰雅族的吳廷宏所組的「北原山貓」也唱了不少林班歌,像「流浪到台北」、「我該怎麼辦」等等是較為晚期。廣義地界定林班歌,並不只是在山上林班工作的原住民流傳的,那時期在部落裡傳唱,不論是編的、混搭的、原創的,都可以說是林班歌,像盧靜子的「馬蘭情歌」也是。

結束林地工作,回到部落或轉到城市工作,也就流傳到漢人社會,可並沒有成為流行歌壇的分支。比較大規模的交流,是救國團山青服務隊所促成的。1968年台東救國團成立知本野營隊,為帶動營隊氣氛,開始改編流傳在台東各族群耳熟能詳的部落流行歌,比如「歡迎歌」「山上的孩子」和「小米酒」80年代後,救國團為號召年輕人,以團康活動吸引大學生,唱歌跳舞自是需要的,因而城市青年的校園民歌與部落歌謠有了微妙的融合。

1983,由張光明、劉淑蘭和王澤瑜採集記譜整理合編的救國團活動歌謠的康輔手冊《落山風》,不僅給救國團歌謠史留下珍貴的檔案史料,同時也記錄山地歌謠國語化的變遷。收錄二十四首山地民謠,有阿美族青年豐英志編採的「青山情歌」,還有帶校園民歌風的「偶然」、「萍聚」、「明月寄情」等等歌曲,連黃鶯鶯、陳淑樺都唱過。可歸為具部落特色的校園民歌或是「後林班歌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