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

從餘生到原鄉 -台灣原住民族的音樂鄉愁記(2)古調是珍貴的「時光膠囊」

歷史總是苦樂交糅的,音樂的起伏跌宕、大器與柔腸纏綿迴旋,也是如此。之所以是珍貴的油礦,是因為在歷史中存在很久了。有多久呢?套句原住民朋友的講話習慣,拉長音來表示強調:「像天上太陽月亮星星一樣那~麼~久!」

據學者研究,台灣原住民族語言保存最多古南島語的特徵,甚至可能是古南島民族的發源地,可上溯至西元8000左右,從台灣原住民族與美索不達米亞、希臘、印度、馬雅等世界各的洪水傳說不謀而合,便可知文明流傳之悠久。

除了考古文物、古蹟可供證明外,原住民族口耳相傳的古調,就是活生生的信仰、歷史、祭典、教育的容器,有聲的圖騰與語言文化生活的教材,珍貴不在古蹟、古物之下;只是歷經殖民政權所帶來的衝擊,不免失傳、變調或融合。

清代林謙光《台灣紀略》、黃叔璥《台海使槎錄》、《番社采風圖考》可見到文字的敘述,到日治時期日本學者有更多調查,包括田邊尚雄的《第一音樂紀行》、伊能嘉矩《台灣土蕃的歌謠和固有音樂》、一條慎三郎的《阿美族之歌》和《排灣、布農、泰雅族蕃謠歌曲》等,台灣研究者則有張福興《水社化蕃之歌》,都偏向圖形、文字資料,直到1921年日本北里闌博士才以蠟管記錄了69台灣原住民族音樂,有聲記錄台灣原住民音樂的濫觴。1940年代日籍學者黑澤隆朝更大規模搜集,都是了解原住民族音樂史料的「時光膠囊」。

台灣本地研究要到1966由音樂學者史惟亮與許常惠教授發起的「民歌採集運動」。許常惠教授曾沉痛地呼籲:
「當通俗音樂走向頹廢的靡靡之音的路,當藝術音樂走向偽飾玄虛的時候,唯有依靠民歌的民族生命力才能挽救它、復興它。」

1967夏成立「暑期民歌採集隊」,許常惠、史惟亮、李哲洋、呂炳川等音樂學者與學生帶著盤帶錄音機和筆記,上山下鄉做台灣原住民音樂與各地民歌田野調查,採集兩千多首漢族與原住民歌謠,可說音樂學者「本土自覺」的開始。到80年代採集與研究數量日漸豐富,還出版唱片《台灣山胞的音樂》(當時還沒有「原住民」一詞)。只可惜滯留象牙塔,少為社會大眾接觸,更別說流傳。

人們耳熟能詳連陸客來台觀光都唱兩三句的「高山青」(「阿里山之歌」),至今很多人以為是原住民歌曲,其實1947電影《阿里山風雲》的插曲「阿里山的姑娘」。作曲周藍萍,作詞鄧禹平,都不是原住民,最多是帶著原住民味的歌曲,卻長久造成刻板印象難以扭轉。

這是因為台灣大眾社會的無知與教育的缺乏。但他們常以類似幽默的反諷回應。有個笑話,原住民頭目受邀到青年節的大會致詞,但他不曉得節日是怎麼來、要慶祝什麼,看到一個冊子上寫著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」的字樣,靈機一動說:「各位~縣長、各位~校長、各位~派出所大家好!今天是黃花崗先生七十二歲生日!要讓他高高興興!好好表現一下大家!」

笑壞了一堆人,這是文化差異的悖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