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對音樂充滿美妙的想像和期待,好比打開了寶盒、撫摩了神燈,一定會有好事發生似的。
等懂幾個字後,把「音樂」解釋成會讓人快樂的聲音。四十多年前父親買了家裡第一張黑膠唱片,尤雅的《往事只能回味》,雖然不了解歌裡真正意思,但聽了能教我開心!所以唱片一放再放,直到家裡人都受不了為止。
因為小兒麻痺不良於行的緣故,六、七歲時才學著拿柺杖走路,之前不是用爬的,就是靠哥哥姐姐們揹我到外頭玩。熟練了柺杖後,便常到廟埕看戲,對後台的文武場特別好奇,鑼鼓、弦琴、嗩吶、笛,演奏起來好不熱鬧!
這都在我心底埋下音樂的種籽,暗暗發芽。上了小學有唱遊課,可是並沒給我深刻的記憶。無非唱幾首兒歌和愛國歌曲就過了。只依稀記得,那唱遊課老師彈奏出的風琴聲好迷人,像是吹起了做好夢的聲音一般,伴著蟬鳴可以飛到遠方。老師手指彈奏、腳踩踏板,像是划船一樣,原來音樂是流動的,像是一趟旅程。
上了國中感到興奮的是,終於有音樂課了!在那升學主義最嚴重的時代,所有的課都為了考試,氣氛總是硬綁綁的,教室裡像是塞了水泥,上音樂課可以喘息一下。這純屬個人想像,因為我一堂音樂課也沒上過。
*豐子愷繪<鄉村學校的音樂課>
那是夏天的開學週,太陽白亮亮地掛在天幕。下課鐘響,收拾課桌椅,拿出新的、還留著油墨味的音樂課本,兩三個剛認識的國中新同學陪著我離開本教室大樓,往音樂教室移動,經過籃球場就到了。坐定後,看到講台旁有一架鋼琴,黑板上劃著五線譜,就感覺音樂已經來敲門了,沒來由地生出一股敬重。
上課鐘響。「起立!老師好!坐下。」長得高高胖胖的男老師站上講台,更顯得身軀巨大,先環視一巡全體學生,接著開始點名,叫到我時,因為必須先拿柺杖才能站起來,行動比別的同學慢,當我坐下時,音樂老師說話了:
「你可以不用上課了,回教室幫同學看書包吧!」
我好像聽到晴天霹靂!愣住了,隔了三秒鐘,默默拿著新新的音樂課本離開音樂教室。慢慢踱步,走過籃球場時彷彿上山下海似的艱難,開始想這想那的,「為什麼老師不讓我上呢?為什麼我就該看書包呢?」淚便奪眶而出,小心靈並沒找到答案,只感到委屈,滿心期盼的音樂課成了空響!
回到本班教室淚乾了,拿起音樂課本再聞聞它的味道,像是自己已上過了音樂課,從此就沒再也打開過。又到了音樂課時間,頭幾回同學還開玩笑說:「你賺到了!」等教室人都走空了,我想溫習其他科目,總是讀不下,索性睡一場,朦朧間聽到遠遠的鋼琴聲響起,彈著憂鬱的歌在我心頭繚繞不去。
學期結束,收到成績單,看著「音樂」旁的分數,我看了很久,腦子一片空白,從現實看也不重要,在那聯考至上的年代,音樂和體育課經常被借走,用來作測驗或補課,所以也沒人懂我上不了音樂課的憂鬱。
儘管一輩子沒上過音樂課,但沒我少一分對音樂的愛,甚至成了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,現今我還在大學裡教了相關的課,走上講堂時,當年沒上音樂課的憂傷突然襲來,就更想把自己對音樂的熱愛播送給學生,希望他們珍惜音樂的美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