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

台灣戰後棒球小史(下)

三軍棒球的輝煌時代,在70年代海軍隊解散,六家銀行隊只剩合庫,成人棒球有些許黯淡,大眾漸漸把眼光移向少年棒球。60年代初學童棒球賽並不熱絡,尤其沒有花東、屏東等偏遠地區球隊,也沒引起特別關注,主要是交通與經費匱乏有關


孩子棒球風氣加溫,是因為日本殖民時期打球的大人年紀漸長,不比賽了,就指導中小學球隊,淘汰的球具縫縫補補,留下來給小孩玩,學童棒球克難地在全島默默開展。
1967年全台國校學童棒球賽,有15隊角逐,前三名都是花東地區。可以感受到戰前在日本打響名號的能高團和嘉農隊,其中的原住民球員回到花東為棒球耕耘,開始長出新的枝葉。
取自野球古塾

隔年第一屆秋茂杯學童棒球賽多達36隊參賽,盛況空前,最後由台東縣紅葉奪冠。紅葉於1963年創設,以石為球、木棍為棒,打廢輪胎練揮棒,光腳在溪谷、山徑奔跑,刻苦磨鍊有成。1964年台東第二屆縣長盃少棒賽拔得頭籌,此後不僅是東部勁旅,在全台學童棒球賽罕有敵手。

秋茂杯隔一個月後的全台學童棒球賽,因旅費不足原本不打算參賽,消息見報得到《王子》雜誌社總經理蔡焜霖資助才得以成行。到1968年學童棒球賽,競爭隊伍達30支。台灣許多棒球史專家常講,少棒熱是紅葉傳奇與金龍少棒後燃起的。但60年代末參加學童棒球賽的風氣就十分熱烈,更是現今少子化的台灣所遠遠不及的。

結果紅葉隊擊敗嘉義垂楊登上王座,也是紅葉二度榮獲全台學童棒球賽冠軍,可不到一個月,有人檢舉這兩隊冒名頂替,棒協理事長謝國城親自澄清,紅葉校長胡學禮解釋說,秋茂杯是有球員超齡,因為該比賽沒有限齡。總之一切都壓了下來,紅葉儼然成了全台孩子勵志楷模,棒球發展的先鋒。

且受邀來訪、號稱世界少棒冠軍的日本隊就要來了,棒協想藉此了解自己的水準,如果能贏,是大激勵,怎能沒有現前學童冠軍隊的紅葉,做為試金石。來台灣的關西隊,當時棒協和媒體都宣傳為世界少棒冠軍叫和歌山隊,很可能是缺乏查證或以為這是善意的謊言,有助於炒熱氣氛,激勵台灣棒球的士氣。
管有機關: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

果真紅葉兩度贏客隊,全台瘋狂!對少年棒球的支持與熱愛遠在成人棒球之上,紅葉精神或紅葉傳奇,事後證明確實冒名頂替且有超齡,但我並不認為是嚴重的作㢢行為,在那年代超過12歲還在打學童棒球,並不是只有紅葉,留級在尚未實施九年國民義務的台灣時有所聞,山地部落晚報戶口也不是怪事,紅葉超齡、頂替事件我是同情多於批判的。

所帶來的影響卻是遠大的。讓棒協願跨出台灣,參加美國世界少棒聯盟。1969年學童棒球賽改為全台少棒選拔賽,組成堅強的菁英隊前往美國,勇奪世界少棒冠軍,開啟台灣少棒王國之路。並延續到中學、成人,到84年獲得奧運棒球表演賽銅牌,92年奧運正式項目棒球銀牌,棒球成了台灣的驕傲。

不論是銀行或公家單位對棒球的熱心推展,到軍種球隊的堅持,以及紅葉傳奇的渲染,這一路走來充滿熱血和不放棄的愛,因為這股堅定不滅的盛情,才讓棒球在台灣成為最動人魂魄的象徵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