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

再造北台灣新音樂-「淡水漁人舞台」想做什麼

/翁嘉銘(樂評人)
台灣音樂人與樂團最渴盼的,不只是依靠政府補助和得獎出名,而是更多的表演舞台,才是音樂人生存的動力,也考驗著創作、表演與現場互動的能量。淡水漁人碼頭創設「淡水漁人舞台」,是樂壇的好消息,多了舞台就等於多了市場,同時挑戰經營團隊與樂壇如何把氣氛、口碑做起來,怎麼讓「淡水漁人舞台」成為樂界熱愛的一大聖地,還真不是一蹴可幾的事。
(圖/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)

從五月開始,每週五、週六晚間7點到9點,「淡水漁人舞台」準時開唱,我個人認為太晚開始。除非去聽樂團演出的粉絲性格很強,具有獨特的針對性,直接前往漁人碼頭觀賞,在淡水閒逛的遊客很容易錯過。如果提早4點到9點較有利於人潮的累積,且有寬裕的時間等待美麗的淡水夕陽,伴著「淡水暮色」、「流浪到淡水」、「黃昏的故鄉」的歌聲響起,再一邊品嚐美味海鮮與烤魚,是美的一大撞擊!

有「台灣音樂文化國際交流協會」當音樂顧問,寫了主題曲「捕魚歌」,還推薦演出樂團,也就是說在排秀部分可以放心。從五月表演名單看來,富有台灣獨立樂團的歷史感,從「寶島歌王」文夏、董事長樂團、夾子大樂隊、西尤到年輕的Losers樂團,也有「客家王」黃連煜,原住民團「七字輩」、Nawan阿修等等,樂風、群族多元,老少咸宜。時間拉長就像小型的音樂節,氣勢很足,內容充實。現在規劃的時段,對人潮聚集和未來周邊產品銷售,比較有限。

初期只是敲邊鼓,不敢做大,目前興許是貢寮海洋祭的暖場或前哨,八、九月後是海洋祭另一波後浪的湧動,也是好構想,帶起更長的邊際效益。不難想像在海洋音樂祭受歡迎的樂團,會陸續在「淡水漁人舞台」演出,比如來自台東的Savakan樂團,第一屆海洋獨立音樂大賞-海洋大賞得主88顆芭樂籽等等,是抽不出身到海祭的觀眾另一種補償。

但從主辦單位邀著名設計家Akibo李明道,打造全新的戶外展演場域,企圖不是短期的泡沫,遠景是為漁人碼頭帶來新機,是觀光財,同時為淡水創造新特色,漁港與搖滾結合是不錯的方向,如高雄大港開唱、蚵寮漁村小搖滾,或美國港城波士頓,AerosmithThe Cars等樂團都在此誕生,英國利物浦和Brighton港口音樂節也是搖滾聖地,淡水漁人碼頭可能嗎?

淡水漁人碼頭外在條件上,必須保護原有的人文地景,讓大屯山脈、觀音山與河海相融,自然的明媚是本質,而音樂是助興。除了邀獨立樂團炒熱氣氛外,淡江大學校友就是龐大的表演陣容,像胡德夫、楊祖珺、林生祥、鍾成虎、雷光夏、陳建騏、1976樂團阿凱、鄭宜農、盧廣仲等等都是。台灣真的不怕沒人才。而是平台夠不夠、好不好的問題。目前只要有長期專業經營的決心,以人文為本,輔以在地音樂資源,「淡水漁人舞台」有望成為北台灣獨立音樂新據點。

中國火搖滾記

【開火】
1992《中國火Ⅰ》出版至今20多年,「中國火」的老樂迷,應該還回味著恢宏開闊「唐朝」樂光大亮的景象;那「楚人」悲天憫人的歌吟;還有一班鐵錚錚的北京搖滾漢子,吶喊、操琴、擂鼓,為中國搖滾開疆闢土,能量撼人。而新生代的搖滾樂迷,對中國搖滾或許未曾照面,或許陌生,那麼我們為你打開中國搖滾史的迴廊,以耳朵看見中國搖滾的長征,以心靈的悸動,聽見中國青年理想、熱血、狂放的奔馳。請和我們一起加入,搖滾中國樂勢力的行列!

搖滾中國樂勢力所選的樂人、樂隊和作品,正可以宏觀地象徵一部中國搖滾史略。經典、初生代、中生代與新生代俱足,並隱約可見各時期不同樂風的轉變,聽來恍如古蹟重現,卻又生命力勃發、昂揚,未曾老去。

【經典樂隊】
所收錄的最早作品是「黑豹」的「別去糟蹋」,反戰的搖滾歌曲,由竇唯主唱,曾收錄在「黑豹」第一張專輯(大陸版沒有收錄)。「黑豹」最著名的單曲則是「Don't Break My Heart」,1991年底勇奪香港排行榜冠軍,隨後同名專輯大為暢銷。

「黑豹」樂風偏向hard rockpop rock,旋律性強,大眾的接受度高。「黑豹」的暢銷打開中國搖滾的群眾性,讓廣大民眾對搖滾音樂有了基本認識,也是前進的基石。「黑豹」前身是丁武、李彤、王文杰和郭四合組的「沙棘」電聲樂隊。1986年改為「黑豹」樂隊,丁武離開組了「唐朝」。1992年找來巒樹、竇唯擔任主唱,不多久竇唯組了「做夢」樂隊。有一度黑豹的主唱秦勇,也是崔健同一輩的中國搖滾草創人物之一。

從「黑豹」再聽「唐朝」,是歷史必然的進程。一般認為,「唐朝」是重金屬或前衛搖滾的樂隊,但從主唱丁武京劇式的超高音唱腔;92SPIN評為「中國最偉大的吉他手」劉義君(老五),獨創的民族式和弦及速彈,加上歌詞唯美瑰麗,詩味濃郁,整體洋溢著飽滿的中國氣韻,征服了樂迷,199210月首張專輯《夢回唐朝》首批10萬搶購一空。如今,要提中國搖滾,令樂迷不能忘記的,除了崔健,還有「唐朝」。

高旗和「超載」樂隊在北京眾多樂隊組組散散下,他們的堅持,使他們成為韌性堅強的樂隊。高旗看來比崔健、王勇、丁武等第一代搖滾人年輕,但高旗出道早,也可算是這波人之一。

早在87年就和張炬(已故唐朝樂隊貝斯手)及曹平(中國搖滾傳教士)組樂隊;88年和蔚華組了「呼吸」,負責大部分創作,並參加了90年中國搖滾樂隊劃時代的「90中國現代音樂會」(中國搖滾樂隊首次公開登台演出,參與的樂隊分別是「女子」、「狀態」、「呼吸」、「1989」、「唐朝」及「ADO」);91年成立「超載」。一晃眼20多年過去高旗和「超載」都成了搖滾老兵了。「不要告別」也曾收在電影原聲專輯《愛情麻辣燙》中,感性、溫情、舒緩,不見「超載」重金屬的特色,曾引起不小的爭議。但除此之外的曲作皆充分發揮他們熱愛的Trash Metal,高旗的歌詞主題、意象深邃。「不要告別」就成了他們對世紀末的抒情告別作。

【王勇與魔岩三傑】
而獨立樂人部分,不能不先說王勇。王勇很難定格審視,他的音樂能力和作品的開創性,幾乎跨越了整個十年,甚至不知哪天新作面世,又要教人再驚喜讚嘆一番!就算1996年的《往生》專輯,至今聽來依然動人,新意不老。融合電子樂、世界音樂、中國民樂、藏族宗教音樂元素,及其對宗教精神、生命意義的探尋,都使「招魂」在喜樂的氛圍,歡悅的節奏,天開雲盪的女聲歌吟中,有了新的體悟,也或者不要深刻,聽來就是舒服好聽!

「招魂」放在中國搖滾樂勢力中,似乎有些突兀,但王勇卻是中國搖滾浪頭之一。王勇從小向父親習古箏,86年王勇接觸搖滾樂,和秦琦、李季等總政院子的一班兄弟組「不倒翁」樂隊;89年至904月王勇和崔健及ADO樂隊合作,「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」,王勇神乎其技的古箏編曲,在搖滾曲式中發揮特殊的魅力,搖滾得特中國。90年鑽研電子樂;92年以「安魂進行曲」獲全國首屆Midi作品比賽二等獎。接著和魔岩簽約,96年發行《往生》個人專輯。論搖滾和電音主義王勇是中國「帶頭大哥」了!

接著是936月,在中國樂壇捲起千堆雪、萬重浪的「魔岩三傑」:竇唯、張楚、何勇。竇唯《黑夢》專輯,當年是大陸很少聽到的Post PunkGrungeGothic(歌德搖滾)樂風。「高級動物」還帶著BAUHAUS的味道。他的作品總有強烈的人文氣息、深沉的省思、質疑與批判,遠遠丟開Don't Break My Heart」的自己。

而想必你不會忘記,呼喚「姐姐」的民謠詩人張楚。90年張楚完成鏘鏘鏘》,91年唱了單曲「姐姐」受到廣大的歡迎,甚至還上了中央台。94年出版專輯《孤獨的人是可恥的》,專輯中的人文關懷、生命反思及情感美感的寫照,都感動無數群眾,張楚成了中國著名歌手。「愛情」歌中的口哨及自白,像幅畫那樣寧靜,卻又帶著憂鬱的悠遠,結束時的嘶喊:「離開離開離開離開你離開~」 如同飄逝的雲煙,是回憶,是眷戀。

還有那中國龐克先驅(大陸叫朋克)「火騏麟」何勇。這裡收錄了《垃圾場》的「姑娘漂亮」;代表他創作的精神,有龐克的躁、不滿與激進,口氣中帶點詼諧的諷喻,舞台表演極具笑點與煽動性。《垃圾場》呈現他真實個性的發揚,對社會的觀察與人性的挖掘,在生氣、咆哮、怒吼、搗毀的表面,散發他對土地與生命的無窮熱愛。

Grunge樂隊大興】
199192年是中國搖滾樂隊百花盛開的時期,樂隊一支支組建;「做夢」、「超載」、「輪回」、「指南針」、「新諦」、「穴位」、「粉霧」、「佤族」、「自我教育」等等,「紅色部隊」也包括在內,團員有陳勁、吳運濤、趙牧陽及楊林。但解散又重組新樂隊的例子,比比皆是。陳勁和趙牧陽成立「紅色部隊」僅維持約一年的時間,成了歷史名詞。不久又和竇唯組建「做夢」。「紅色部隊」也算是中國龐克的早期樂隊之一,這首「累」就變成紀念作了。

同樣的分合、重組的樂隊宿命,也發生在周韌和方科身上。91年周韌成立鏽鐵樂隊周韌主唱,吉他方科,劉喬吉他手,鼓手袁博,樂風以Heavy MetalGrunge為主。團員幾經變動,三年也就散了。周韌成為獨立樂人,96年出版個人專輯《榨取》,這裡收錄Trip-hop風格的「風馬牛」,人聲特效,低調、迷幻、抽象,是首實驗性且相當前衛的作品。

方科-原鏽鐵(紅燒肉)樂隊吉它手,後來又組了「妖」樂隊。讀工藝美院時,跟宿舍同學陳底里和周韌組過樂隊,剛開始想玩重金屬,後來發覺自己喜歡Funk,就像他的名字一般。

方科和「妖」樂隊是北京地下樂隊裡頗活躍的一支,這裡收錄的「1999810日」,是主唱方科96年的單曲,原收錄在《中國火》合輯中,FUNK風格,想呈現荒誕的情境,難以說明的思想。方科、陳底里和周韌這三個美術出身的樂人,雖然後來樂風各異,但同樣的是追求音樂的純粹性,真教人佩服。

「鐵風箏」的「這個夏天」是《中國火》系列中令人驚喜的歌曲,虞洋從懶洋洋到衝爆地呼喊:「我病了,我要死了,我老了,我難受…………」。另類疾速金屬、偏龐克與Grunge的樂風,年輕的情緒張揚,青春的焦躁與單純的願望,讓人多麼懷想逝去的青春時光。

94年「鐵風箏」剛出道,第一首單曲「你總是這副德行」,就令人耳目一新了。樂隊成員,主唱、吉他虞洋、吉他手葉琳、貝司手孫澍、鼓手田昆。

「殤」成立於9412月底,主唱春虎、主音吉他劉樂、節奏吉他趙立中、貝司蔣寧占、鼓馮劭琨。「殤」的「金色的眼睛」方科的「一九九九年八月十日」,都有濃厚的龐克與Grunge樂風。讓人感受到中國搖滾的樂風潮流,從hard rockMetalGrunge的轉變,然後再邁向龐克時代蜂湧而去。

【龐克之春】
約在95年左右,搖滾風走入龐克時代,地下嬰兒、花兒是個代表。
崔健、何勇、竇唯及「做夢」樂隊,都算是早一批使用龐克音樂元素;「蒼蠅」、陳底里也都滿早就在龐克精神指揮下,做樂生存

當「地下嬰兒」崛起時,龐克成了搖滾圈內的時尚,一股新生的樂勢力。「地下嬰兒」由歌手、吉他且創作的高幸(以前叫高偉)領軍、鼓手高陽,貝斯手由前「指南針」岳浩昆。Nirvana的影響很深的,「都一樣」是他們的龐克第一把火,原始、直覺、躁動與憤怒,在摧毀主流價值中,得到歡快。

「花兒」則把龐克風吹成好大的季風。982月樂隊正式成立,當時平均年齡才17歲:大張偉14歲、王文博15歲、郭陽19歲。987月《中國火三》錄製第一首單曲「放學啦」,一上市就造成轟動效應,甚至變成學校的放學歌。

這裡收錄的「轟隆隆」,是「花兒」為現場演出所寫的開場歌,也收在首張專輯《幸福的旁邊》(台灣版叫《放學啦》)裡。人們都知道,他們的樂風受了Green Day的影響很大,走Punk Pop路線,也很接近Indies-Pop。但受喜愛的因素,主要是卡通式的單純、調侃,孩子似的夢和煩悶,旋律順暢,自然動人關於他們的演奏技術和深度就不必苛求了。

花兒轟隆隆地盛開,帶來中國龐克之春。當年以「嚎叫」pub為基地的龐克樂隊,紛紛躍上舞台,「新褲子」、「盤古」、「腦濁」、「69」、「瘦人」、「夜叉」、「無政府主義男孩」等等,形成一股龐克狂飆,大有打倒一切、摧枯拉朽的架勢。

而今隨著Rave Party的流行,及北京搖滾圈跟隨西洋音樂潮甚緊,「電音派」很有取代龐克幫,「電音派」以張亞東、竇唯為先鋒,連「地下嬰兒」、「新褲子」、「超級市場」等等也走向「觸電之路」。後續發展是新世紀的事了,就讓我們靜待其變,欣賞中國當代樂人不斷摸索、實驗、更新的力與美。

【搖滾不死】
中國搖滾變遷以刻苦、勤練、模仿、融合、自創,開拓了具濃烈中國色彩的滾搖樂,從中讓人感到到中國青年的獨特面貌,青春的光輝,精神奮揚,以及生命無窮的力量。是血色黃昏的突圍,是新長征的熱愛之旅,是個性旗幡飄揚,是沉思詠嘆,是搖滾不死的永恆追求!

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

台灣戰後棒球小史(下)

三軍棒球的輝煌時代,在70年代海軍隊解散,六家銀行隊只剩合庫,成人棒球有些許黯淡,大眾漸漸把眼光移向少年棒球。60年代初學童棒球賽並不熱絡,尤其沒有花東、屏東等偏遠地區球隊,也沒引起特別關注,主要是交通與經費匱乏有關


孩子棒球風氣加溫,是因為日本殖民時期打球的大人年紀漸長,不比賽了,就指導中小學球隊,淘汰的球具縫縫補補,留下來給小孩玩,學童棒球克難地在全島默默開展。
1967年全台國校學童棒球賽,有15隊角逐,前三名都是花東地區。可以感受到戰前在日本打響名號的能高團和嘉農隊,其中的原住民球員回到花東為棒球耕耘,開始長出新的枝葉。
取自野球古塾

隔年第一屆秋茂杯學童棒球賽多達36隊參賽,盛況空前,最後由台東縣紅葉奪冠。紅葉於1963年創設,以石為球、木棍為棒,打廢輪胎練揮棒,光腳在溪谷、山徑奔跑,刻苦磨鍊有成。1964年台東第二屆縣長盃少棒賽拔得頭籌,此後不僅是東部勁旅,在全台學童棒球賽罕有敵手。

秋茂杯隔一個月後的全台學童棒球賽,因旅費不足原本不打算參賽,消息見報得到《王子》雜誌社總經理蔡焜霖資助才得以成行。到1968年學童棒球賽,競爭隊伍達30支。台灣許多棒球史專家常講,少棒熱是紅葉傳奇與金龍少棒後燃起的。但60年代末參加學童棒球賽的風氣就十分熱烈,更是現今少子化的台灣所遠遠不及的。

結果紅葉隊擊敗嘉義垂楊登上王座,也是紅葉二度榮獲全台學童棒球賽冠軍,可不到一個月,有人檢舉這兩隊冒名頂替,棒協理事長謝國城親自澄清,紅葉校長胡學禮解釋說,秋茂杯是有球員超齡,因為該比賽沒有限齡。總之一切都壓了下來,紅葉儼然成了全台孩子勵志楷模,棒球發展的先鋒。

且受邀來訪、號稱世界少棒冠軍的日本隊就要來了,棒協想藉此了解自己的水準,如果能贏,是大激勵,怎能沒有現前學童冠軍隊的紅葉,做為試金石。來台灣的關西隊,當時棒協和媒體都宣傳為世界少棒冠軍叫和歌山隊,很可能是缺乏查證或以為這是善意的謊言,有助於炒熱氣氛,激勵台灣棒球的士氣。
管有機關: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

果真紅葉兩度贏客隊,全台瘋狂!對少年棒球的支持與熱愛遠在成人棒球之上,紅葉精神或紅葉傳奇,事後證明確實冒名頂替且有超齡,但我並不認為是嚴重的作㢢行為,在那年代超過12歲還在打學童棒球,並不是只有紅葉,留級在尚未實施九年國民義務的台灣時有所聞,山地部落晚報戶口也不是怪事,紅葉超齡、頂替事件我是同情多於批判的。

所帶來的影響卻是遠大的。讓棒協願跨出台灣,參加美國世界少棒聯盟。1969年學童棒球賽改為全台少棒選拔賽,組成堅強的菁英隊前往美國,勇奪世界少棒冠軍,開啟台灣少棒王國之路。並延續到中學、成人,到84年獲得奧運棒球表演賽銅牌,92年奧運正式項目棒球銀牌,棒球成了台灣的驕傲。

不論是銀行或公家單位對棒球的熱心推展,到軍種球隊的堅持,以及紅葉傳奇的渲染,這一路走來充滿熱血和不放棄的愛,因為這股堅定不滅的盛情,才讓棒球在台灣成為最動人魂魄的象徵。